台中龍井│田園美景.龍井景點.鐵道之旅│pastoral beauty & train travel
Taiwan台中市龍井區坐落於大肚山旁,還沒縣市合併前稱為龍井鄉,小時候每年寒暑假的家人都會從台中市太平區開車來龍井親友家探親,他們家的事業是開宮廟當神明代言人,幫助無助的信眾解決生活大小事,因此我也跟宮廟文化活動結緣,龍井也成了童年的生活記憶,都市計畫更新與建築產業繁榮下,現在的龍井有的地方高樓林立變化不少,也有的地方依然保留早期古樸農村原始建築風貌(未來的活古蹟),在日據時期之前舊稱為「茄投莊」,自清朝領枱後,隸屬諸羅縣水裏社,雍正元年歸彰邑管轄。直到甲午戰爭台灣割讓予日本後,1920年制度改正時才取莊內「龍目井」之頭尾二字而改稱為「龍井」,設龍井莊,隸屬台中州大甲郡。1945年10月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改為台中縣大甲區龍井鄉。1950年廢區署後,改為“台中縣龍井鄉”。2010年12月25日,隨台中縣市合併而改製為「台中市龍井區」。
龍井對鐵道迷或是輕旅行遊客來說,搭火車看風景,騎單車漫遊龍井田園風光與欣賞百年歷史古宅,龍井農田面績應該是週邊鄰近的沙鹿、大肚、清水區最大,火車行駛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相當彰化與台中我蠻推薦看火車遊田野拍照輕旅行的地方,稻田廣闊視野遼闊總是讓人心曠神怡。
鐵道旅遊最美的風景是在地平線奔馳的畫面
非常適合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看火車的地方,除了行駛於稻穗田中央,這裡會出現即將退疫或是已退疫準備報廢的老火車,台鐵在特定的活動會將蒸汽老火車開出來往返海線,也會有新購入的火車台中海線測試,對於鐵道迷可以最近的地表距離目睹與拍攝,非在高架橋上只聞聲音奔波而過,把握現在還有一片農田及還在平地上行駛的時光,因為政客已經好幾年希望雙軌增加營運海線高架化,鐵道離開地表後,休假中遊客看不到田園風光,僅剩上下班(課)搭乘功能,中間零零散散的沿途青壯年居民,能讓車廂不會是空蕩蕩白跑,沿途老人家上菜市場搭公車最方便也免費,公車站也密集班次也不少,我曾經早上從沙鹿車站公車,車上都是或坐或站滿滿的到沙鹿菜刀買菜婆婆媽媽,上下課也都塞滿學生,證實了公車是這鄰近居民的主要大眾交通工具。台中市政客與市府團隊為了政績爭取海線鐵路雙軌化,以台中市搭乘大眾運輸使用率僅8.6%低於全國平均值來說,搭乘率應該不會改變,人口老化、海線空氣品質、秋冬的東北季風...等多重因素,移居的外地人是否有考量這些因素,政客為了自己的政治權位而爭取,即將民營化的台鐵鐵路觀光相對矛盾。
現在交通工具選擇性多,台中市公車站密集,我選擇搭公車前往龍井,為台中市大眾交通工具增添搭乘率,大約1小時車程可以抵達(火車約30分鐘),這段時間可以讓我思考已經規劃的行程再整理一下,提醒自己地點與時間,也可以在這時間進行補眠,下車比較有精神思緒漫遊龍井區。
為了拍攝我搭乘非常多趟,車上婆婆媽媽跟司機聊起停駛後到烏日林新醫院看病不便利,我眼睛一喵看到車上貼了一張公告,自111年7月1日起停駛,我這陣子搭上了即將走入歷史102路公車,對陪伴他們學生成長的沿途居民些許感概,這班車帶給他們種種回憶,雖然不是唯一選擇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還有105路公車、在高鐵站93路公車、台鐵,可以搭只不過人是有情感動物,都會有懷念過去一切的一切,讀書到年邁。
全新的一天龍井之旅,這一天末班車到站(干城站),我拍下今天走路歷史的末班車,也正好搭上這趟末班車,為自己人生添加回憶,若有人提起這班車往事,喚起我把搭乘的心情分享。
102路公車讓我滿心喜悅的回憶是其中,有一班車裡面都掛滿了娃娃,起初沖沖忙忙搭上公車,坐下來擦拭一謝相機後,發現眼前有一隻毛怪布娃娃,我以為是搭車客人掛在車上,忘了拿,眼睛慢慢轉到四周,哇塞~公車內滿滿都是各式各樣卡哇依可愛的卡通布娃娃,我好像搭上遊樂園接駁公車。
拍下這歷史的一刻,每次打開這張照片會是這一天滿滿回憶,時光一去不復返,卻因數位相機及手機收集這一切回憶。
來台中自助旅行蠻推薦搭乘公車,優勢是「公車路線非常密集」來形容,你想得到的知名景點都有站到,台中市現有的3條行經台中主要景點的公車路線,轉型為觀光公車,包括151路「阿罩霧線」、153路「谷關線」及309路「高美線」,連台中市最遠的和平區梨山都有公車站,台中市公車像似「天網」般,每一天公車路線幾乎每一站都有機會銜接上,不須再搭回哪一站再轉搭再轉搭,有些景點不一定剛好在站,旁也僅踢10幾分鐘就抵達,到站時間從10-35分鐘都有,當然越是偏鄉每日乘客少,班次就不多,留意上下車時間一樣都會回到市區,跟搭遊覽車概念一樣,也些地方錯過班次,再多走一段路, 還有另一路公車可以搭,泰安舊山線是個例子,在台中都會旅行公車路線更是密集,末班車大約晚上10點半到11點之間,不擔心你晚上搭不到車,或是太晚錯過公車,也有非常密集的公共自行車站可以租借,目前全台灣唯一365天24小時營業的公車,這班公車位處於台中市326路公車,起站從「新民高中」行經台中車站臺灣大道各站,到「靜宜大學」,來回都是零晨00:00發車到清晨04:40末班車(00:00│01:10│02:20│03:30│04:40),這路公車原為台中市公車86路深夜行駛,台中市的夜間公車服務,最早始於統聯客運提供的夜間接駁服務,方便搭乘自家深夜客運班次的乘客往返中港轉運站到台中火車站之間。後來隨著縣市合併升格,市區公車的服務路線和班次有了提升,此路線從83路專門行駛夜間時段,並延伸路線從新民高中到東海別墅。2015年4月1日再次延駛到統聯客運龍井停車場,最後於2015年7月8日起將原本的83路公車改制為301路,納入公車專用道行駛。而86路的夜間公車改為326路,維持行駛於慢車道的公車站牌,並且再次延伸為新民高中-靜宜大學的全程路線至今。 這輛公車陸續被報章媒體報導後,知名度更加提升了,台灣大道的核心路段也成為全台灣唯一走二十四小時市區公車服務的路廊。假日歸鄉學子市民或是上晚班員工搭乘相當方便。若你想參加大甲媽祖南部徒步繞境進香,這班公車是可以參考,當天起駕後隔天清晨大約04:30左右會來到沙鹿市區,也就是清晨4點多路過台灣大道,你可以從市區搭乘這台公車在台灣大道終點站-靜宜大學,再走約31分鐘與進香隊伍會合,有睡眠習慣也可以搭乘04:40分這班車(台鐵從台中市火車站最早是早上06:08,到沙鹿是早上06:48),大約05:30分到靜宜大學,在走31分鐘到早上6點抵達沙鹿市區,差不多公車及火車都開工,這時間大甲媽祖進香隊伍漫長幾公里脫隊進香客依然在王田路上,媽祖鑾轎位置大約在沙鹿青山宮或是沿途神壇駐駕,真正遶回王田路大約是早上9-10點之間,中午抵達大肚區駐駕宮廟,讓你睡足及準備再來參加徒步進香。
102路公車停駛後,可以改搭105路公車,一樣可以抵達龍井,從台中市火車站到龍井車程大約1小時,當然搭火車也可以,大約33分鐘(不包括自強號會車時間及誤點時間)市民綁交通卡一趟只要10元。
當然搭火車也可以,大約33分鐘(不包括自強號會車時間及誤點時間)台鐵區間車是33元。
到了龍井,也可以租借YouBike微笑單車漫遊龍井各景點及田園(須加入會員後,只需要一張悠遊卡或一卡通刷卡支付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27024),位置在龍井區公所旁,走路約10分鐘抵達,搭105路公車在龍井區公所站下車。
其中有一趟目的是野放蝸牛寶寶,因為我在菜市場買地瓜葉時,回家清洗發現藏了一隻蝸牛寶寶,我想一想帶去龍井田地野放,那裡屬於牠生長的地方。
第一次看到放蝸牛寶寶,他也好奇看著四周,相當可愛,跟牠相處一晚看到了牠吃葉子,排出葉子,還有躲藏在葉子下面睡覺。
來到了龍井區打開塑膠盒,牠爬上來探望著四周。
頭又往下望,又爬回去地瓜葉。
爬到地瓜葉最上方,可能想看看更遠的地方。
我找到一處野放的地方,放下牠,因為可愛些許不捨,但牠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同類伴侶,不孤單。
牠也是先探著外面的景象一回兒,再從塑膠盒內慢慢滑到對面葉子上,換到新家牠開始不斷的尋覓摸索這環境。
看著牠到處遊走,牠的目的是做什麼,我們人類也想不透。
後來牠停在葉子下面休息,應該沒問題。
來到台中市區的後山龍井,沒有市中心高樓林立的地方,寬敞的視野神清氣爽、心情舒暢許多。
一望無際湛藍的天空,綠油油的田野,腳步變慢了,心靈變緩和了,因為周邊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任何遮蔽物,視野無線廣闊而療癒心靈,台中市區寸土寸金相當少,這樣的境土,將來建商慢慢收購蓋大樓,景象就會有變化。
在田園中央奔波的區間車,有如N規鐵路模型,景象像似鐵道模型場景真微世界。
站在龍井區王田路上龍泉站(公車站)看著往返火車,火車在地平線上面緩緩的行駛,特別的療癒,每小時大約有3-4班次往返,可以看到各類型火車。
像是1978年製造R型的柴電機車。
即將退疫的「舊型摺疊門莒光號」,台鐵局配合新購EMU3000型城際列車及EMU900型電聯車擴大投入營運,自111年6月29日起進行時刻調整,改點後將全數淘汰舊型摺疊門莒光號。
已經高齡即將退休的莒光號,這對老伴,彼此依然熱戀濃情蜜蜜,牽著對方緩緩奔馳在鐵道上,看見萬物皆有真愛,真愛惜緣有沒有那張價值100元的結婚證書應該沒有關係。
也會看到單身火車頭,悠哉悠哉的向前行。
當稻米成熟時,火車奔馳在黃金稻田上,相當舒暢愉悅,龍井算是相當多的鐵道迷追逐的鐵道景點,當地人都知道來拍火車,111年10月台鐵海線鐵路通車百週年,就發現相當多的鐵道迷沿途等待拍照。
我蠻推薦王田路上龍泉站(公車站)看到N規鐵路模型緩慢奔馳,視野相當廣闊,數公里外的那五彩繽紛煙囪都看得到(全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其實台鐵也可以推銷一般民眾寄送網購商品或是個人包裹,及網購業者合作,以車站與車站之間寄取貨為號召,應該會很吸引一些買賣家的選擇,火車會比貨車送件快速及時間穩定,台北到高雄3-7小時內可以抵達,當天就可以取貨,上班寄出,下班取貨,時效性大於一般貨車,體積也可以超過便利商店(郵局)尺寸,增加競爭力及創新營利。
鄉間小路,田野風光,區間車緩緩著奔馳行稻田中央,賞心悅目,療癒身心。
排排站的黃頭鷺,成群在田間覓食,尋找田園裡的昆蟲,盡情享受午餐時間。
一望無際寬廣的田野風光,鄉土人文的氣息,美不勝收、心曠神怡。
若是高架化會像我模擬的畫面一樣,捷運與鐵路高架化除了原先門前美麗無限寬廣的景致,被一條鐵道擋住,換來居家品質及中高樓層受噪音、廢氣、夜間燈光的困擾隨之放大,有可能遮擋到室內光線,將來發現難以適應轉賣出售時,買家也會因這樣的環境,不免遭到砍價理由,部分民眾的住家環境從一片光明轉為陰暗漆黑,未來轉手的難度因此提高,對在意住家風水的民眾也會多一分彆扭,假想成穿心煞之類想像空間,少子化及搭乘工具普遍及疫情怕被感染自用車爆增,搭火車的人開始銳減,以台中市公共運輸使用率僅8.6%低於全台平均值可以看出搭乘率,汽機車掛牌數大於台中市民總人口,鐵路不再是市民上下班(課)唯一搭乘交通工具,到了假日搭乘的人數減少,台鐵只能靠觀光旅行及載貨找尋生機,奔馳在田園中景致,看著窗外欣賞著黃金稻園美景,搭火車欣賞窗外風光移動式觀光,在歐洲鐵道旅行非常盛行,但高架化這樣的景觀再也不見,只剩起點跟終點,市民須要看得見實體政績,才肯定市長與民代有在做事,建商房地產才有利多,只不過台中市民搭乘率那麼低,還有更便利站台又密集的公車,10公里免費,台鐵高架化搭乘率應該是不變可能減少(月台增高,搭乘效率低),失去鐵道觀光客,以前後站以台鐵台中站開通大智路經驗,長期觀察沒有什麼改變,其實沒有直通台灣大道,遇到疫情前站店面陸續退租,經營30年的麥當勞是其中之一,現在平日到了晚上8-9接上幾乎是空蕩蕩街景,台中市比較熱鬧在勤美綠園道,買賣投資居住還是都是往七期那裡發展(連市政府都移到那邊),比較有保值,台鐵光是免費搭乘這一點,他們不太可能,而台鐵平日被分刮沿途居民後,僅剩假日鐵道迷觀光客看看有沒有機會付費搭乘,吸引他們搭乘應該是沿途地平線的風景,就像迪士尼遊園火車一樣,不須走路,看盡園區每一個角落大飽眼福,鐵道高架化每一站站台改建增加成本,乘課搭乘時間增加(殘疾與老人搭乘意願),須更多的電力供應,增加了營運成本,即將民營化的台鐵及鐵路沿途居民是否跟著政客起舞高架化,可以從平日營運收入去評估須要多久才能攤平,看看台中市前後站開通房地產買賣是否有增加及大幅度上漲,還有沿途居民有沒有抱怨噪音問題。
接下來旁邊有一座過去最夯網美打卡景點,國片《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中「告白平交道」浪漫場景,那座平交道吸引粉絲朝聖,把自己想像成劇中角色,拍下追夢的照片。
這座平凡日常的平交道也成了熱門網美照,吸引著粉絲與觀光客前來朝聖,增添龍井區印象,當然少不了掏錢品嚐在地美食,平交道貢獻度功不可沒,若是高架化可能會廢除,消失後沒有火車通過,失去原汁原味景致,鐵路奔馳地表帶給當地人的活力與動力,可能做一面導引牌+廢棄火車造景,解釋這裡曾經是某部電影場景。
老一輩的電氣火車,黃金色的稻田,刻復著濃濃的懷舊風情。
全台政客民代都在努力爭取將鐵道高架化,將火車架高離開地球表面(地上公共建設可見已經飽和),想要看見或是搭程火車在平地田園奔馳,越來越要把握機會珍惜,台鐵頓時也少了鐵道光觀族群,房價也很難拉高,尤其中高齡買家。
還有準備退役的火車這裡也可以看見。
走過「告白平交道」浪漫場景後面景色更加寬廣,眼前望去是一望無際黃金稻田,沒有任何一根電線稈與農舍,有如天然的地毯。
廣闊的田園風景,平面似蜿蜒,絕美綠意稻田美景,讓人忘憂一刻間,但這一切美好的畫面,隨著農民年邁無力耕作,子女不接手,出售土地,財團收購後,蓋透天厝或是高樓大廈慢慢侵蝕這片一望無際的稻田美景,好好珍惜現在的景致。
在限定的季節裡,汪洋般金黃稻海,瞬間深呼吸,讚嘆真的太廣闊了,不用特別跑到其他縣市去找尋稻田的地方,不知道跟外埔忘憂谷比較哪一個農地比較大,比較確定的是,這裡就在龍井火車站的正後面,台一線的旁邊,交通相當便利,身心靈獲得療癒,心情的轉變,身體跟著舒坦起來。
徜徉在這條黃金的稻田,看這隨著風飄逸的雲朵,心情是平靜,深深吸了一口氣,雜念也都遺忘了,頓時讓人忘了煩憂,放空心靈,全新的思緒打開。
在黃昏時刻,有時天氣好到夕陽照耀整個稻米田景致,有點不夠真實,好像唯美鄉村電影場景,讓我想起周杰倫-稻香MV,自己內心出現了小劇場。
周杰倫 Jay Chou【稻香 Rice Fie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D_z90ZKV0
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
小時候的夢我知道不要哭
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
鄉間的歌謠永遠的依靠
回家吧 回到最初的美好
有時遠離都市塵囂,可能是逃避煩憂,會讓自己有獨處時間放空心靈,清靜深心,享受一個人自在的心境,說不定解開心中的迷惑,把糾結那些事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開,對身心健康確實有一定的幫助。
倒是龍井區農業特產「金蘭西瓜」田地在哪裡?我陸續來了約10趟,6-7月間好像不好找。
也許像這位阿嬤,即便年邁無法久站,傍晚時分請人推著她出來,在鄉間田園悠閒漫遊,解放心情舒展身心的時間,曬曬太陽也可以增加免疫力,身體強壯抵抗病毒。倒是我在登山聽到的真實故事,一位阿姨說原本雙腳健全的岳父,經常久坐,很少走路,孝順兒女買張輪椅給他坐,外勞在後面推,感覺蠻舒服,慢慢習慣坐輪椅的生活,有一天要起來上廁所,走走竟然雙腳無力,最後成終身坐輪椅,我聽到那故事後,當然我不想太早坐輪,人體所有重量都是靠著我們的雙腿撐起,平時都訓練自己的雙腳肌力,抵達景點大部份都是用走的尋求,經常從早上九點走到傍晚等公車,但也因經常搭公車,常看到二種中老人家,一種是上車急著找位置坐下來,一般公車都有預留老弱婦孺的坐位,有的懶到要坐在門旁邊,有的還會教育小朋友要敬老把位置讓他,有的坐下來僅搭一站就下車,而有的老人選擇用站,也是搭非常多站才下車,我猜想他應該也聽過懂得保養或是親朋好友有坐輪椅狀況,站的比坐的好處,還可以刺激足底穴道及潤滑膝關節(因為車晃或是久站不時扭動),老了不用自費每月打潑尿酸及裝人工膝蓋,有到醫院去就知道身體要怎麼保養,坐越久,離坐輪椅的時間也越近,保健食品在歐美科學實驗已經證實沒有直接效果,等於吃自我安慰,想像當你失去站力,人生幾乎變黑白,等於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個性也會開始轉變,手殘還可以行動,絕大部份的人還沒發生,也不會在意,發生在說在說,但發生下盤失去知覺再怎麼復健、針炙、電療、都無效,只剩聽天由命,這是我親眼看過,日本據說日本老人家搭上公車,你不能把自己的位置讓他坐,他會認為你瞧不起他年邁自尊心,我蠻建議中老年人搭公車,還有體力就站著練下盤肌力,站越久,坐輪椅的時間越少,可能你同學或是親朋好友都已經在坐輪椅,你還老當益狀自由自在走在馬路上。身體健康比財富更重要。
來到龍田路橋,看到像似地毯的稻田,在這裡可以居高視野展望龍井區寬廣稻田的最佳位置,也鐵道迷熱門拍攝位置,視野相當遼闊。
可以看見區間車緩緩奔波在田園左右中央,在展望綠油油的翠綠稻田景致,相當優美田園風光。
這樣綠綠油油的田園景象只有限定季節才有機會看見,因為有配合政府計畫辦理農地休耕,規定一期作必須種植綠肥,二期作可選擇種植綠肥或辦理翻耕,以維護地力。若配合辦理政策性休耕者,依規定可獲得政府獎勵補助,所以龍井冬季幾乎都是休耕狀態(2022.11.27觀察還在休耕狀態)。
但不是所有的台中市農田都有休耕情形,這陣子9~11月間都在后里區拍攝,大約11月下旬最近陸續收割了,有詢問過種植的農民,他們是沒有在休耕,收割稻米沒有讓各地農會收購,直接賣給稻商,休耕期間政府補貼的不多,年年物價不斷攀升不降下,也必須面對進口米糧的競爭,若是一年二耕田的開銷成本,應該賺不到什麼錢養家活口,台灣冬天低溫天氣縮短,到了11月底還是高溫炎熱,稻米產能已經一年可以三耕,就看農民賺多賺少來決定,跟其他農民閒聊分享經驗可行性,地閒著不賺錢是有點可惜,沒有固定收入及年終獎金,靠天吃飯,有做才有收入溫飽繳孩子的學費及貸款,現實的社會還是要靠自己, 地方政府公家單位只有輔導協助申請。
在橋上地平線看著廣闊綠油油田野,綠意清新、風景如畫,這樣的好熟悉的畫面,像似電腦桌面畫面。
到了秋天整片稻穗呈現黃金色田園,景色呈現出另一種田園風情。
火車奔馳在這片金黃色的稻穗,這美麗的風景可能隨著歲月,與政客財團爭取鐵路高架化後,興建高樓而消逝,沒有如此美麗風景的條件,加上不遠處台灣火力發電廠那七根煙囪,每年不變的東北季風,從大陸吹來「霾害」持續不斷,而每年冬天,透過強勁的東北季風便帶著汙染物飄洋過海、登陸台灣,房屋價值而受檢視,僅能每天戴上口罩減少外出。
藍天白雲暖日與金黃稻穗更是相互托襯著,金色的稻浪隨風此起彼伏,宛如金色的海洋,稻田風光盡收眼底。
鐵道在田園悠閒的奔波,沿著二邊稻田而行駛,遊客可以欣賞著田園風光。
歡慶臺鐵海線通車百週年這一天,難得一見蒸汽火車馳騁在龍井田園中臺鐵,這一天出動有「蒸汽火車國王」美名的DT668,上午從彰化出發,串聯海線車站,重現蒸汽火車行駛縱貫線場景,讓大批鐵道迷沿途等待拍攝,這一天還是星期一非假日,每一站都有鐵道文化巡禮活動,台中及苗栗幼兒園及國小學生都前來參加,相當熱鬧。
慶幸鐵路沒有高架化,可以讓老火車奔馳在伴隨著它百年地平線鐵道上,替即將民營化的台鐵宣傳行銷,沿途居民都看見火車也是大眾交通工具之一,若鐵路高架化離開地表,這樣的景致永久消失在民眾腦海裡,鐵道旅行的收益也跟著減少。
大地的綠色稻田像似地毯,隨風搖曳起伏的綠浪,還有用肺呼吸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煙囪。
稻子快熟了,微風吹拂一陣陣稻香。
寂靜的稻田,心情沉靜著欣賞眼前的景致。
民眾騎乘著單車自由自在、悠悠哉哉,漫遊田園風光,但這樣的景致隨著政黨政客們為了政績保住權位,或者是農民賣地被建商收購後,鐵路高架化與蓋高樓林立,而永遠消失。
稻子快熟了,微風吹拂陣陣飄香,層層疊疊金黃稻田,這是最美的大自然的顏色。
想要飽覽整個龍井地區風景,可以到附近的龍井南寮步道觀景台欣賞,從登山口到觀景台約30分鐘路程。(每個人的腳程不同,請自行增減時間)
這裡賞夕陽是一大特色,以前我經常來這裡拍攝夕陽非常漂亮(看下面的影片),大甲媽祖南部徒步進香自我腳程練習第一天莫名其妙選擇這裡開始,路線不長一圈僅60分鐘,陂度算一般般,溪床下方步道景觀還蠻美,蠻親和力,假日傍晚在地居民緩和身心運動流汗的地方,偶爾有空會來這裡健行登山,龍井竹坑南寮登山步道平日也蠻多人,假日人更多,有的還是從彰化濱海過來。
2022花現龍井系列活動暨農會創會百週年慶祝活動在11月19、20日舉辦。
活動以「百花齊放,慶豐年」為主題,特別打造了4隻貨櫃巨獸超萌登場,「龍景豐獸」就藏在一大片黃澄澄的波斯菊花海裡,4隻豐獸身上皆有龍井農產和在地特色的彩繪意象,讓民眾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了解龍井的特色。
推廣種植波斯菊328公頃,營造農村花海風貌,花卉迎風搖曳至11月底,讓參與民眾徜徉在浪漫波斯菊花海中,歡迎市民前來龍井1日遊,感受海線地區多樣不同的風貌。
龍井內還有不少的歷史古宅,陳姓是龍井的大姓,其先祖稱號為「陳五常」派,派下共有五個兒子,其中長子遷至竹坑墾殖,並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的大地主,最多曾擁有土地一百多甲,並在清朝乾隆年間興建這座──陳德合古厝。
龍井竹坑「陳德合古厝」已經超過120幾年建築,位置在「 台中市龍井區沙田路四段278巷11弄」內,陳德合古厝的陳德合三個字是屋主陳永維與陳望與曾進士,為了結義兄弟將它取名為陳德合做為紀念。
陳家古厝是二進的三合院,左右雙護龍,建材目測是傳統建築常見的紅磚砌造,旁邊幾座古宅部分用土埆來建築,目前看到除了正門,在側門進出據說在日據時代曾經整修過,大致還保有昔日的風貌,值得觀賞的是,與傳統中國建築屋頂尾脊設計並非是燕尾馬背建築樣貌,而是仿照日本神社建築,這不知道是不是在日據時代關係,與屋主討論創意發想特色建築,中日混搭,屋簷選用綠色
五常堂│穎川陳家古厝,陳氏源流我陳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之一,居全國五大姓之一。
陳三綱堂│在龍井區龍東里三角街前,建造年代已無法詳考,其三子宗最、宗養、宗結經營得法,家道日隆,陳宅遂以「三綱堂」揚名鄉里。此宅為兩進之三合院,左右雙護龍,以磚造為主,間用土埆,空間甚大,除正門外,左右護龍尚有側門進出。由於年久失修,日治時期曾大加整建,故兩廂屋頂改舖日式灰瓦,正廳亦改舖洋式紅瓦,牆面之閩南古磚亦多為紅磚取代。陳氏子孫多在外發展,有鄉長、縣議員、議長、醫學博士等名紳。每年春秋雨季接會舉行祭祖大典,以緬懷先祖,慎終追遠。
離陳三綱堂不遠處,這座位於便利商店後方的陳四德宗祠,看建築物蠻新的,是近年所蓋。
台灣最大的天公廟在龍井區三陽玉府天宮,龍井天公廟 於民國58年擇定大肚區社腳里奠基建宮,命名為「三陽玉府天宮」,主神奉祀玉皇上帝,民國68年鑒於原宮地不敷使用,遷至龍井區龍崗里現址迄今,所有土地面積約3公頃,佔地約有1800多坪,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築,宮基鞏固,殿宇巍峨,為台灣最大間之天公廟及當地信眾信仰中心,過年期間全省信眾到這裡拜廟非常踴躍,還有發財金可領取保平安賺大錢。
進到這座寺廟參觀,確實環境蠻大,號稱全台最大間的天公廟在2015年斥資三億餘元建新廟,這裡居高視野相當不錯,廟內古樸清幽,讓人心靈沉澱放鬆。
台灣最大的天公爐及全國最大的玉皇大帝銅雕,也在龍井區三陽玉府天宮內,大殿內玉皇大帝銅雕聖像約兩層樓高、十五噸重,廟方宣稱是全國最大的玉皇大帝銅雕,也吸引信徒參拜,玉皇大帝則是所有神明的上司,連媽祖都要向他尊敬,信仰中位階最高的天神,天界最高主宰之神,在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中,有「帝」和「上帝」的稱號,為至高無上之神。
有看過這麼粗拜拜的香嗎?來這裡可以看到信眾跟廟方拿的巨無霸拜拜的香,也是這裡的特色,人在做,天在看,心誠則靈,心想事成,則是你努力過還未有成果,神明看見了拉你一把實現你的願望,但有些高高在上的人,用一些自私的手段及權力,讓其他人生活過不去,終就會受老天懲罰,莫名其妙生場大病,病痛纏身,無藥可醫,痛苦一生,連家人都脫累。據說神明比較會幫做生意的人,上班族因為穩定收入關係。
喜歡旅行的人,去哪裡都是美好開心的一天,選擇郊區輕旅行,是一種說走就走,想到就去做的方式,因為忙碌無法計劃選擇哪地方旅行路線,天氣的多變及總總因素而取消,半日輕旅行找一處風景優美是最佳的選擇,一樣能獲得最短的時間抵達,卻有優美的風景,讓身心釋放開懷,不一定要長途旅行也可遇見類似的景致,道路的開通抵達的時間也縮短許多,開闢的視野與清悠的空氣,心情愉悅身體裡的不舒適跟著消失,還有不愉快的事,美麗風景讓你轉換心情,有人假日喜歡睡到自然醒,在都市裡享受美食、甜點、喝咖啡滑手機,逛百貨公司渡過一下午,也有人喜歡戶外旅遊增廣視野及知識,享受風光美景,療癒身心,充實一天,每個人的人生觀不會是一樣,就看大家如何在這短暫人生,享受生活,因為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
人的生命就像一輛列車,往終點站開去,有去無回,現今人的生命難保能順利活到壽命的平均年齡範圍內,因很多外來因素,可能說走就走,像似還未破解的世紀病毒,還不斷的變種再變種,為了防禦被侵入一打再打疫苗,有些人早上打下午就瞬間休克提前離開人間,也有些打了一針沒事,後面躲不過死神的招喚,或者是打滿三針,依舊無法對抗病毒的侵略來不及說再見,而有些日常騎車好好的,莫名其妙被車追撞,不痛離開,還沒有離開卻殘疾,每天享受精緻甜點美食,年輕妹妹連吃一星期麻辣火鍋胃癌結果短暫人生,我朋友說是生活正常,休息或是休假幾乎都宅在家,卻在某一天半夜胸悶拖著半條命急診,我朋友的老爸天氣寒冷晚上去廁所尿尿突然腦中風..種種的結果論,網路媒體播放出全世界太不真實的美麗風景,比甜點還來的療癒,你告訴自己先忙努力賺錢,錢存夠了退休後再來好好玩的夠,只不過隨著歲月體力越來越沒有精神,眼力也不好,人過50歲慢性病開始增加,想去哪都已經懶洋洋,想到骨質疏鬆導致你哪裡都不想敢去,每天吃飽看電視睡覺日復一日,最後勉強到家外面走走曬曬太陽,有一天半夜起床要尿尿,發現雙腳無力,就醫宣判從沙發椅直接升等坐輪椅的日子,陪伴終身的時候來臨,因為考慮太多,有些事現在不做,將來到老也不會做了,珍惜生命,把握當下,想到就去做,說走就走,出發吧...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尋找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