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關七雄老三 【屋我尾山】(麗陽線)|體能訓練場|真的來爬山
臺中市和平區屋我尾山海拔高度 1796 公尺,頂峰有一座三等三角點,編號 6584 , 在谷關七雄中高度排名老三,登頂共有三條登山路線,第一條比較艱辛為從谷關大道院進入東卯山縱走屋我尾山,登山社團一般在東卯山登頂後,抓一支三角點後直接往屋我尾山走,起先須走一小段難度極高的鐵網護坡的危險瘦稜段處,走在亂石堆崩塌上後才會進入東屋路線,第二條路線為傳統路線從橫貫公路旁快到谷關前的麗陽營區旁登山口又稱為麗陽線官方稱南側登山口,步道全長3.8公里爬升高度達1070公尺,路程的壓縮下,因此不斷的陡升,一開始就攀岩路線,一路陡上沒完沒了,相當的硬,須要相當的體能及耐力,各種登山路況一應俱全,登山CP還蠻高的,可以說是體能訓練場,不適合沒有握力的人,及太小的孩子來走,能在台灣知名陸軍野戰營區來這裡設立是有道理的,從頭到尾全靠雙手雙腳登頂,第三條路線則比較輕鬆,從大雪山林道31.2K登起,為屋我尾山南側登山口,從大雪山線登山口海拔1993公尺到三角點海拔高度1796公尺爬升高度僅僅只有約197公尺,全程共計2.3公里,大約70分鐘可抵達三角點,是谷關七雄中最容易抓到的三角點的一座山,去程由上往下緩下坡路段,上上下下的路徑共三處,進入原始森林穿梭在雜木區及越過矮箭竹區幾乎是平行線的步道上,此路線幾乎都走在樹陰下非常涼快,一般步鞋即可,走起來非常的輕鬆簡單的路線,只要一瓶小水即可以輕易登頂,可以說是大人孝親小孩健走的養身路線,目前因樹高擋住群山展望視野,登頂視野就沒有以往的好,最遠可以展望到知名的百岳中央尖山,我們都市人忙碌的生活,想要登山養身,一日登山應該是蠻受歡迎的大眾休閒活動。
本次影像紀錄從傳統路線麗陽營區旁開始啟登紀錄,從解剖圖看起來,這條步道先翻過海拔864公尺十文溪山,後下切至十文溪谷,再一路陡升至海拔1796公尺屋我尾山,1.2K及3.05K涼亭中間還是有平緩路段,喘口氣休息喝口水吃點心聊聊天,3K涼亭後面的路依舊陡升至3.6K,過了3.6K就輕鬆了平緩路段,最後上頂峰前會有小小拉繩攀登,就抵達頂峰三角點,官方資料上去程4.5小時回程3.5小時,共八小時,以我自己實際測時,在4.5小時登山時間,漫步在步道邊走邊拍,拍了超過上百張的照片,在涼亭休息10幾分鐘,登山過程都有短暫喝水休息,這樣的狀況登頂剛好4.5小時,非一路攻頂,而跟我同時出發或是比我晚出發的山友,早已經提前到了山頂,約略估算他們去程應該四小時,回程三小時,七小時應該可以走完全程,但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同,休息時間不同會有所差異,含休息登頂4.5小時會是最安心的時間,早上8:00起登,大約12:30即可登頂享受慶功午餐,夏令時間過了6:30太陽才下山,山林健走時間變長了,谷關七雄夏天溫度沒有想像中涼快,我曾經爬八仙山在1.7K位置炎夏測到31度高溫(當時台中市已經來到36.5度高溫),坐著吃午餐都一直流汗。
若要攀登谷關七雄老三 【屋我尾山】南側登山口,須走中橫公路經過麗陽營區,登山口在營區附近。
麗陽營區旁有在地小型社區,位於橫貫公路上有一家自營便利商店(客運麗陽站斜對面),有需要的登山客可以採購,像是水及運動飲料。
距離屋我尾山登山口最近的客運站牌是中麗陽站,麗陽客運站自營便利商店走路約一分鐘,不算遠。
谷關七雄屋我尾山是離客運站最近的一座山,走路只要大約10分鐘就能抵達登山口(我實測是9分鐘),確確實實是一座可以搭客運登山的中級山,不少台中市民也都是搭客運攀登谷關七雄(七雄都有客運站抵達登山口附近,從10分鐘到55分鐘抵達登山口),台中市民搭客運有著10公里免費的優勢,從台中到谷關地區無論是來登山或是谷關泡溫泉,一趟最多只收60元比開車還省錢,上車睡覺下車精神好,若要我推薦搭客運登山,我會推薦東卯山,在大道院下車後散步約28分鐘散步可以抵達登山口,路況簡單大都是緩坡好走好自在,來回約7小時。
這裡的客運班次非常的多,從早到晚不怕沒車坐,這是麗陽客運站內到站車號牌子,中麗陽是同樣到站車號。
從中麗陽客運站下車往上走大約10分鐘可抵達登山口,我自己測試用散步走到登山口前導覽牌是9分鐘。
走了沒多久到了叉路往左轉(十文巷)。
十文巷直走也可以通到谷關溫泉區內(篤銘橋前面)。(十文溪聯絡道路)
大約過了6-7分鐘後會遇到叉路往左轉,因近年來登山人口倍增,假期時間進到這裡位置須開始找停車位。
抵達登山口前,若是開車建議靠左邊比較好迴轉。
大約10分鐘來到了登山口前水泥路。
這是登山口前景象,這趟也是我完封七雄的紀錄,其他六雄都已經好幾輪了,這其原因是這座山前幾年大半時間都是禁止進入,這座山地質上從步道上可以看得出,因大雨後容易鬆動受損而封路,偶爾開放又關閉,前幾年都是建議登山客從大雪山林道北側攀登,台灣森林登山步道有沒有開放,可以從林務局官方網站可查閱,我有時整裝待發走到面前,禁止進入的告示立在眼前(其中雖然不少人還是冒然攀登),只好改去走其他山練腳程,2020年終於完整開放。
路況導覽圖解說,3.8公里,海拔公度734-1796公尺,來回約8小時,從這圖解上看的出來路是有點走到屋脊上,一路陡上去,比較巧合的是南北側登山口都是同樣在31.2K位置,這條步道的特色之一就是傘兵坑及水管特別多,七雄中可能唯一可以一次抓到二座山的步道,這座路過抓到十文溪山。
準備出發開啟一日的登山旅程,探索未知的山林景致,有沒有黑熊還不確定,我是曾經在大雪山200林道往波津加山路上有聽到牠的叫聲,我決定撤退再說。
踏進步道後的感覺綠意如茵蟲鳴鳥叫聲景象,如此緩和的氣氛,很難想像接下來路是開始攀岩,震撼教育!!!!
二顆巨大白鐵水塔代表回程已經到了登山口地標物。
逐漸開始陡上步道,是個雙腳暖身操機會,因為接下來就是其他步道沒有的景況。
過沒幾秒硬的來了,步道一開始就是震憾教育,眼前是佈滿碎石的陡上,直接陡升攀岩拉繩,沒錯!!各位弟兄師兄師姐,一開始先來個攀岩前菜活動筋骨,登山不是靠裝備,靠著是當天體能狀況而定。
果真是陸軍野戰營區旁,一座可稱為山訓練基地,登山客開始體會阿兵哥野戰訓練的課程,儼然回到學生參加救國團活動,我巧合認識一位在麗陽營區當教官已經退休在商場打拼。
喜歡這種攀岩的朋友可以來這裡走走,訓練自己的攀岩技巧。
經過驚心動魄埋頭苦幹的攀岩前菜,來到了平緩的位置,舒緩休息一下喘口氣,取右續行。
眼前一座標示陸軍營地石柱,區隔左邊是左側為麗陽營區邊界,右邊是林務局步道。
接下來是平緩鬆彈舒適的步道。
經過與軍方分界的位置。
旁邊有座軍方稱吊網野戰訓練設備,可不是吊床。
身旁的軍事訓練場所在,續行。
逐漸開始陡升路段,路面上舊木棧道已崩毀年久失修有些許滑,小心慢行。
一路攀爬抬頭仰望,出現一根陸軍營區的石柱,刷一波存在感。
來到了平緩腹地,舒緩一下雙腳。
這座路標指示牌後方有一座十文溪山順道檢一顆山頭。
這座山一次可以撿二顆山頭算是賺到了,十文溪山,H864m,水資會大甲33號三等三角點。
山字自然石森林三角點,攀爬沒多久能多撿了一顆山頭,真的是買一送一,只有屋我尾山獨享。
拍完臉色紅潤還未鐵青打卡照,回到主線續行一日軍旅野戰登山之旅。
經過了野戰訓練用的吊掛設備,這座高空繩索訓練地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
一開始都是沿十文溪上方崖邊山徑而行,景況是平緩路段還算輕鬆。
經過這條步道前半段的特色-水管陪伴,從十文溪上游抽水至下方民宅或是營區使用。
一處峰巒雄偉的展望點,谷關七雄老大-八仙山在眼前相呼應。
越過還滿穩的落石石瀑,若遇到天雨路滑小心慢行。
來到了0.5里程木樁,也標示了這裡有手機訊號,其實到山頂都有,只要不要綠意遮天難收到外,請安心登山,放心打卡拍照上傳臉書或是IG,證明你是一尾活龍,或是神力女超人。
續行緩坡路段。假日時光一趟身體大保養,山林健走森呼吸有益身體健康之外,健走是可以強筋健骨、遠離臥床不起最輕鬆的全身運動,血管、骨骼、肌肉都能日漸強健,遠離腦中風高血壓及預防失智等功效。
越過滿布石瀑區,記一下來時路,回程萬一摸黑還知道曾經走過這裡。
穿過這大石頭小心慢行。
一路伴隨著我們是水管。
十文溪的好水,水質清澈、冷冽,林務局曾經委託環保局檢驗水質,結果顯示濁度、酸鹼值、大腸桿菌含量…都比自來水的水質還佳,但還要看上游是否有齋種蔬果灑農藥,我了解是鐵質滿重的。
各位弟兄姊妹,上工了,陡升攀岩全靠著老祖先猿猴的基因本能,往上攀爬,一般爬完應該都是跟猴臉差不多,都是臉頰紅潤,證明你的祖先是猿猴,若是隨身帶香蕉來登山肯定沒錯。
爬山辛苦,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你的健康,吃苦當吃補,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你的健康,登山有益身體健康,增強免疫系統及抵抗力,預防骨質流失,有空來登山鍛鍊身體,省下看病吃藥的錢,當旅費吃美食。
經過辛苦的攀爬,來到了緩和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降低痴呆症風險,增強免疫力延長壽命的地方,順便一起把身上霉菌曬乾。
這位置展望還不差,盡在眼前是一座半崩塌的山頭,回程找路這會是明顯的地標。
來台中爬山會有一種感覺,就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身邊經過的山友都很熱情,跟他們問你好或是早安,他們很願意回應你,只要你願意都會跟你分享登山的事。
進入了綠意盎然叢林區。
下到溪谷了。
沿著溪谷畔水管路續行。
來到了一處崩塌地碎石區,水管帶路。
下到十文溪溪谷了,來到綠葉成蔭的地方可以先休息一下下喝口水(旁邊有冰涼十文溪山泉水水管漏出來)。
持續下溪谷,溪床目前是乾枯期沒有水,路徑都是靠左推進,這裡景況非常原始,也會有阿兵哥及民宅上來巡視水管是否拖落。
下切至十文溪,下抵溪床水管路路段,這位置全程是最靠近溪谷的地方,之後就沒有了,回程請記住,若你堅持要另類走法,一路下去會經過二座橋,先到一座水泥小橋(爬上來往左走通民宅社區及谷關,往右走通登山口),再經過中橫公路上的元宵橋(小橋),旁邊有露營區跟他們問好,在下去接上大甲溪,可以在那裏玩水,洗香香,或是溪釣,但你可能要走個2小時以上才會抵達,而且還是要在乾枯期走。
來到溪谷路段陡上路段。
這位置全程是最靠近溪谷的地方,上山路跡上白天還OK,回程須留意來時路,或請林務局再特別加強路標。
這位置景觀還蠻漂亮,還有滿滿的山蘇陪伴著,風景優美好心情。
路徑先跨過水管再躦過水管。
清涼舒適,再溪水乾枯期假日野餐泡茶還不錯的地方。
休息一下,離開了風景優美的位置準備陡上了。
這裡有一根1.2K路標導引牌,由此要離開溪谷,正式開始上攻屋我尾山。
開始陡升路段。
碎石棗已撲地覆蓋著木隔板路徑。
步道慢慢的緩升中。
各位師兄師姐各就各位開始準備拉繩攀岩,奮鬥到底往上攻,對於有喜歡攀岩的人應該很興奮,比鳶嘴山還陡還刺激。
一連串持續不斷的陡坡拉繩,不只是健走還須要攀岩,告訴你家人你真的是來爬山。
繼續努力攀岩,相當硬的步道,一條可以幫助你全身筋骨動起來,握力訓練摧油門更有力,打麻不掉牌,開罐頭更有力及提臀運動,練出渾圓水嫩蜜桃臀。
震撼教育還沒有結束,我們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座山卻不是這樣,上山硬下山更硬,我的第一輪下山來到這路段小心意翼,第二輪在這裡忽略懶散下切手滑,人瞬間騰空,趕緊拉繩索回蕩撞岩壁膝蓋破皮流血,差一點滾到底部直接下十文溪谷,穿越時空到另一個世界,登山過程若沒有把握還是不求快,小心謹慎,安全下山。
還要跨過癱塌處,有著繩索輔助幫助你通過此路況。
左方是深谷請小心通行,有小朋友要教他們怎麼過。
即將抵達上方的平緩處(下山還是會經過這路段)。
辛苦的攀登上來喘一口氣。
來到路不寬單向陡上路線。
遇見幫助雙手苗條的拉繩區,及訓練腿部核心肌群的位置,握住小心慢行。
終於來到緩和可以短暫休息的路段。
又是拉繩陡上的路段,膝累累,原本施做的人工步道日久已經摧毀了,小心通行(登山人口倍增,安全顧慮避免不必要的救援人事成本,林務局或許撥一點經費整修步道了)。
來到緩坡位置舒緩一下雙腳及體力。
陡坡結束,大約在1.4K一處腹地蠻大的空地。
是一處蠻不錯休息的地方。
這條特戰部隊用來訓練士官兵體能的,沿途都會有訓練用的水泥製散兵坑,大約有四座。
一路陡上攀岩奮戰來到了1.5公里處,離3.8公里還有一段艱辛的苦行,加油。
來到緩坡路段,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遠離塵囂及煩惱,山徑健走反而是放鬆心情,紓解壓力的好方法。
城市中汽機車的廢氣、空氣中的汙染,來到森林當然來一口新鮮的芬多精,清肺又能提神,一路精神放鬆,舒暢到底,還能調節免疫力。
來到了人工木階緩坡陡上位置,一路陡不停,來一首激勵的歌吧,陳隨意--不敢哭出聲。
路是如此的陡峭 ,是如此的艱辛,只有喘息聲,堅定的一路往上走。
持續沒完沒了陡上,要從這條山徑抓一支雄是沒有那麼簡單。
鋪滿落葉的斜坡走起來沙沙作響,走起來相當的鬆軟舒緩。
遇見枯樹倒握在路中央,各位先進不用質疑,請跨過續行。
接下來是沒完沒了的陡坡,須要一點腳力,須要一點唸力,告訴自己你是來運動強身,這段路咬牙流點汗一下就過去了。
繼續陡上,經過了一段被沙石及闊葉淹沒的木階梯。
各位師兄師姐,發現一口人工水泥坑,這不是地洞也不是水井,更不是捷徑,是傘兵坑。
此刻看到幅度不小的陡上路段,相信信念可以克服眼前艱難的山徑,給自己信心,你是來修行,不讓家人擔心你的健康。
持續不段的崎嶇不平的山徑與繯林交錯在眼前,放鬆心情才能勇往直前,點一首歌渡過難關,周董的【說好不哭】。
經過一路的陡上苦行,來到了比較平緩的緩坡處,鬆了一口氣。
又是陡坡,看到一位山友低頭沉思擦汗,就知道這條步道不是好惹的。
一路是木棧階梯陡上,雖有點真的累人,想想看不斷著走,除了增強骨質密度預防骨折,還可以潤滑自己膝關節,老了免於提走退化性關節炎而每月打玻尿酸潤滑,登山健走對身體可以說是大保養,車多要保養了,人也需要保養,要活就要動,人越懶得動,越容易生病,以為吃藥就會好,這要看什麼病,醫生是人不是神。
一路挺舉來到2公里位置了,這一段闊葉撲地,走起來像走在彈簧床上鬆軟好自在。
望遠蓊鬱參天,林蔭幽雅景緻。
來到了難得平緩的路徑,走起來還蠻酥彈的,展望四周是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有人說登山對膝蓋不好,會說這句話的人應該是排斥登山的理由,可能不知道山的屬性,有些山須要攀岩,不適合握力不佳的老年人及小朋友,有些山一路都是平緩陡上好走的森林步道,不太須要攀爬,也無須勇腳,全年齡都沒問題,須要陡上及攀爬的步道型態,因經驗的累積,對於常常登山的山友只不過是登山的一部份,反而訓練全身核心肌群,頂多覺得爬完山膝蓋痠痠的而已,我常常登山也沒因為膝蓋受傷去就診過,隔天依樣照常工作沒有異狀,每位山友爬久了經驗累積,也知道健走時要閃避容易影響膝蓋疼痛的角度,也懂著該什麼登山方式比不會造成身體負擔,改變的是從藥罐子到身體也越來越健康,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推估,台灣以登山健行為運動的人口將近500萬,近年民眾開始重視個人休閒活動來,登山人口倍數成長,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肌力、肌耐力、鍛練身體平衡協調力、吸收芬多精負離子,還有讓人心情沉澱和平靜,有益無害,最重要不要讓家人擔心你的健康,為你改變了整個家庭生活模式,為你到處籌醫藥費,為你辛勤日夜照顧,還不能失去工作忙賺錢付醫藥費,年輕人假日有空多來爬山。
輕鬆自如的林間幽雅小徑,享受四周的清悠,讓人心情愉悅、心境放鬆。
腹地平緩,林蔭幽雅,享受著此刻幽靜森林。
步道依然蓊鬱的青蒼,綠意盎然並佈滿芬多精。
單兵注意,右方埋了一座看似人類做的水泥散兵坑,過去探頭看看有沒有台灣黑熊躲在裡面睡午覺,有的話不要吵他靜靜地通過,吼牠會害了大家全軍覆沒,若牠表情趕緊無力餓了好幾天,看到沒人施捨牠水果,丟麻辣碳烤全雞或是二倍鹹豬肉會太重鹹,傷到黑熊的腎,黑熊沒有健保卡,也到山下打零工,沒存款,沒辦法看病。
來到緩下坡路段走起來輕鬆寫意,還不錯走,景色怡人。
來到了一處腹地蠻大的平緩原始的森林區,綠意昂然,林相優美,漫步在林間,走起來還蠻輕鬆舒適。
處處充滿著枝繁葉茂,景致優雅。
路見倒木須要通關猜謎才能安心通過 : 買一個盆栽要少錢?
答案是三角。(三角函數)><".......
遇見硬漢陡坡之路,只能說不想當終身藥罐子吃點苦就來運動強身,增強抵抗力及免疫力,若想終身靠吃藥顧身體,就多存一點錢,因為藥會越吃越重,久了產生抗藥性,器官也壞了差不多,免疫力差了,最後還是體弱多病,錢白花的。
繼續陡上,經過了一段被落石淹沒的路徑,沒有難度只有硬度。
鬆了一口氣緩坡處續行,難得可以讓身心及雙腿休息的路況。
雖然運動能幫助身體,吃的方面也須要從旁協助調理,若是天天大魚大肉油炸麻辣吞下肚,有運動沒運動應該差不多。
來到了2.5公里處離涼亭僅剩500公尺,千萬別放棄。
來到了腹地小的蕨類步道景觀區。蕨類植物有柔美纖長的葉片、旺盛的生命力和清新的翠綠色澤,大型蕨具野性美,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全世界蕨類植物共39科約有一萬種左右,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是全世界密度最高的蕨類植物種類,單台灣就擁有的數量就高達34科、約627種,全世界蕨類植物花樣最多的就在台灣。
這裡有一處目前整條步道展望還不錯的位置。
沿途有展望群山點,谷關七雄老二馬崙山盡在眼前。
順著人工木板階梯苦行,四周充滿著枝葉茂密,綠樹成蔭景色,景觀彌補了艱辛的路程。
終於來到一處腹地寬敞的地方可以暫時休息喘口氣,吃點東西喝口水,也讓帶你上山的雙腳休息一下。
休息過後體力加滿,繼續接下來的苦行養身之旅,這座確實是一座很硬的山,3.8公里之路,爬升1070公尺縮短了里程,真的不輸八仙山及波津加山,完全靠自己的體力一路撐下去,有心要攀登百岳大縱走可以當作行前訓練山頭。
續行後一開始是緩坡路徑,四周蓊鬱參天,林間幽雅小徑,享受這森林裡的幽靜,走起來還蠻舒適。
各位師兄師姐們,來到了野戰攀岩體驗課程,咬個牙1分鐘左右可度過難關,點一首歌鼓勵你,翁立友的請你保重。
大家馬上化身為野戰部隊或是攀岩高手,拿出老祖先猿猴的本能,一路往上挺進,歐O歐喔.......(泰山)。
攀登方式握緊三點不動一點動原則,腳踩到穩固的地方再動手,有如江蕙的甲你攬牢牢。
終於渡過險峻的攀岩路段,路線變成闊葉密林底層,落葉滿地的緩坡山徑,持續陡上膝累累。
長時間的登高而導致肌肉疲勞須要適度的休息及喝水(運動飲料),伸展放鬆肌肉,可預防抽筋現象。
來到一處蠻廣的蕨類步道景觀區,你可能不知道蕨類植物已有四億二千萬年前歷史了。
眼前似乎走在依稜脈延伸的山徑上,依然一路陡上,沒完沒了,開始懷疑人生,為何來這裡受苦。
完封七雄的信念或者是不服輸的精神,原本玩票走看看,最後沒完沒了沉迷欲罷不能,裝備越買越專業,身體越來越年輕,個性越來越開朗。
3公里到了,距離五星級豪華涼亭不遠了,最後50公尺達陣。
樹上一片網路訊號標示牌,這意味提醒我們準配拍照打卡上傳臉書,直播笑容滿面在登山抓雄,刷一波按讚,原本玩票性質看到有訊號,開始上網大肆採購登山裝備升級。
來到腹地不小的鞍部,3.05K處的豪華級透天涼亭。
這座豪華級涼亭,坐落於萬坪綠意盎然綠葉如茵的森林中,四周環山豪景,日式禪風建築外觀,溫馨精緻挑高一大房,24小時中央空調(中央山脈自然風),空間寬敞自然環景,百坪公共空間95%高綠覆蓋,生活機能佳,從這裡走到麗陽橫貫公路只要2小時抵達客運站,再到東勢街上共只要2小時20分鐘,到了夜深人靜,蟲鳴猴叫一覺到天明,沒電沒水過著與世隔絕原始生活,是個夏天避暑豪華涼亭,透風涼爽無遮蔽自有自在隨地化妝室,不怕孤單沒鄰居,有台灣黑熊、山豬、台灣獼猴、藍腹鷴...作伴,整座山僅只有這一戶,尊榮獨享,歡迎蒞臨鑑賞,365天入住完全免費。
還剩800公尺就到頂峰,因為還是持續陡上,不少山友決定將登山背包在此,輕裝上山攻頂,看個人我是背習慣了,不背怪怪的,加上七雄走了好幾輪,背包越帶越少,外用藥品箱比較重外,小水、舒跑鋁箔包、糖果、一包小乾糧、一顆饅頭、輕便雨衣、二根登山杖、相機、頭燈(有時忘記帶)、毛巾....就上山了。
開始往上陡坡,這樣崎嶇不平的路,相信你那雙腳,現在投降可要輸一半。
往上抬頭一看,嘆了一口氣,點播一首歌激力自己 : 台語的「你就忍耐」。
山徑的800公尺是沒完沒了,跟學校操場走二圈800公尺是不一樣體力,平地走路是平行線走路,體力的消耗少,消耗卡洛里(60公斤/3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為105大卡,山區為爬坡,體力消耗越走越慢,消耗卡洛里210大卡(35公尺/時),相當於平地走路的二倍,里程雖一樣,登山走的時間比較久。而真正運動超過30分鐘才開始燃燒脂肪,以半小時的運動時間來計算,慢跑頂多比快走多消耗150大卡熱量,以減去1公斤體重得消耗7700大卡來算,等於要運動51次,慢跑才能比快走多減1公斤。如果快走的速率超過每小時7公里以上,消耗的熱量還是可以達到慢跑的效果。
一路陡上的隔板木階梯處,讓你膝累累,汗水直流,幫助你臉部保濕,讓肌膚自然散發健康光澤Q彈,皮膚防皺,天然最好。
來到了鬆了一口氣的緩坡路徑,雙腿從豬腳退回苗條筊白筍。
來到了陡坡隔板木階梯,大多是崩解的岩塊常壓毁步道,雖然沒完沒了陡不停,滿身汗疲累,人生沒辦法重來,享受當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點苦是享受,這趟路是值得,持續往上續行吧。
走進了闊葉密林之處,陽光撒落林中,除了落葉外,幾無低矮的植被,路徑略明顯。
來到了里程木樁,地上滿滿的闊葉鋪地,鬆彈舒適還有那沙沙的聲音。
單兵注意,發現路旁散兵坑一座,過去探頭看看有沒有電梯或是任意門直達山頂。
續行走在隔板木階步道,交通路況報導: 位於屋我尾山麗陽線大約3.5K位置,此路段為單向通車,連續陡坡,人多容易回堵,若遇到人多擁擠時,請路過的山友互相禮讓通行,現在播放的是聽眾林太太為了慶祝跟老公結婚滿10周年,點播一首送給她親愛的老公歌曲,這首歌名是江蕙的《愛不對人》。
一路走了如此辛苦還是會回饋在自己身上,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最新醫學研究指出,每天多走2000步,可降低8%中風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多走4000步就有如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效果,重要的是,它沒有藥物的副作用這帖藥,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獲得健康。
雖然一路走來有些艱辛疲累,但漫步在這條森林步道處處充滿著綠意盎然,森林景緻幽雅怡人。
又是陡上的路段,吃苦當吃補,為了健康不拖累家人,都已經到這裡剩下最後一哩路,再苦也要走下去。
你有沒沒發現越走越累,越走越吃力,可能運動太少,業障纏身拉讓你虛累累,要消除這無形業障有撇步,請施主靠邊坐下來休息,喝口水靜下心,放一首大悲咒之類的心靈音樂,休息後再走。
屋我尾山除了陡還是陡,還是無止盡沒人性的陡上 。
偶爾還是有緩坡山徑可以暫時舒坦雙腳及疲累的身心 。
來到了腹地平緩,視野怡人,踏青攬翠,幽靜森林來到了位置。
抵達屋東縱走的叉路口,往右是屋我尾山峰頂,左上是通往東卯山 。
剩最後200公尺,接下來的路就非常輕鬆快漫走了,不在需要靠蠻力登頂 。
來到了平緩滿滿的杜鵑林路徑,一陣陣自然清爽涼風,吹到身上,是如此讓人舒暢。
即將攻頂的心情就是不一樣,不用趕路了,腳步慢了起來,散步在這原始森林,早已忘記之前一路艱辛的苦行,身心變得舒坦愉快多了。
拉繩陡上,離頂峰目標近了,不算難也不會吃力的路況。
此刻的心情是,走起來顯得如此輕鬆寫意,心情鬆懈了不少,不用再是陡不停的路段。
最後一哩路拉繩攀登,此刻興奮之心情寫在嘴角上。
拉繩這一刻,因為屋我尾山南側封路關係,期待了二年,直到今天才有時間完封谷關七雄,準備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一路艱辛汗流浹背爬上頂峰,心情準備大爆發了。
撥雲見日終於抵達屋我尾山頂峰,這一刻令人興奮,平安抵達,完封七雄。
發前拜過神明求平安,心存善念,毫髮無傷,俊俏的臉龐無任何傷痕,順利通過安全抵達頂峰,感謝天公伯,通過「良民」認證關卡。
今天假日天氣非常好,溫度涼爽還不錯適合爬山,登頂後這裡已經是人來人往好幾輪,山友大都是從大雪山方向北側登山口過來,最多的時間有30幾人在這裡,座無虛席,非常熱鬧。
屋我尾山,海拔高度1796公尺,三等三角點6584號,按個讚吧,終於完登,北側散步路線我爬過三趟,從北側登山口的山友,若覺得時間還早,可往大雪山26K橫嶺山(單程大約75分鐘)走走,三等三角點NO.6581,為雪山西稜最後一座2000公尺以上的中級山,高度落差260公尺,卻有一個響亮的別號,素有小白姑之稱。或是19.9K長壽山(1860峰│肥崠山)走走(單程大約90分鐘),山頂有一顆山字基石,無編號。都是路程時間較短。
這是谷關七雄導覽看板,上面有詳細的解說每一座山的介紹及路程時間表,提供山友登山資訊。
休息過後該是回家的時間,也是登山的目的,回程大約3-3.5小時左右,夏令大約6:30太陽公公才下山,白天時間長,登山時間便充足了,不太需要趕路,我邊拍照邊走邊休息的狀況下抵達山頂也在4小時半,與官方時間相同。
夕陽餘暉灑落在寧靜的林間好美,此刻的景色比早上還優美許多,溫度適中,景色另人心曠神怡。
來忡忡無心仔細觀賞四周林相,回程開始漫步探究這條森林步道,沿途林木茂密,景致優雅,有如世外桃源。
三星期內爬了二輪,第二輪特別紀錄回程1.2公里到0.2公里影像,可能因視角或是天色昏暗走錯方向,讓大家順利平安回到登山口,快樂啟航開心回家自己溫馨的家。(雖然紀錄過程攀岩下切太輕忽,沒有抓住樹幹,滑手趕緊左手拉繩回盪像泰山,就腳撞到岩壁,破皮流點血,第二次意外是腳踩空好加在水管卡住,不然直接滾到十文溪。)
從1.2K-0.2K路徑大部份都是沿著水管走,這也是下方民宅社區及軍營拉水管引上游溪水施工比較好固定,不會因為被溪水沖斷破壞,只是有時被被登山客踩踏分離斷水(今天有發現水管分離畫面),須要偶爾上來接起來,因此只要記住路徑旁邊都有會水管伴隨,才是回登山口的路。
▲開始陡下穿越過水管,建議登山客不要踩很滑的水管跨過,因為我第一輪前方的登山客因踩踏水管而滑倒還蠻大力的。。
▲下到十文溪谷有二條路可以選擇,差在一條往上攀要跨過這顆長滿山蘇樹木,一條往左走沿著溪畔繞過去顆樹再三秒鐘陡上,跨過水管在陡下,要看當時溪水是否爆漲而定,乾枯期走左邊比較輕鬆。
選擇走左邊是比較好走,溪畔旁陡上三秒鐘從樹旁登高。
登高後的景像,剛剛右邊往右爬上來的路徑,在此匯合,主要是要繞過那顆大樹。
續行十文溪溪畔,右上穿過水管陡上。(切記溪水乾枯期,還是要走回傳統路線,比較不會錯過路徑方向)。
遇到碎石區續行。
陡下到十文溪溪畔,有繩索輔助下切。
下切到十文溪畔續行。
水管一直在旁引道。
來到碎石路徑,跨過水管直走。
注意!! 來到這位置要往右穿過鐵纜線續行。
跨過水管直行,緩陡上玻。
遇到人工石堆鐵網路徑續行。
沿著人工石堆鐵絲網路徑續行。
來到展望崇山峻嶺、山景秀麗地方,把握時間森呼吸,續行。
進入綠葉成蔭路徑。
來到往屋我尾山山頂舊路旁。
接下來開始攀岩區拉繩陡下路段,請小心。
費一段時間拉繩陡下到平緩處,走幾秒再跨越過水管陡上。
陡上後粗壯的黑水管伴隨,再陡下。
路徑景況是粗又壯的黑水管。
路況越來越像登山步道模樣。
穿過水管續行。
跨過黑麻麻的黑水管。
來到石瀑區沒有要休息喝口水就續行吧。
跨過四條黑的不像話的黑水管,請小心跨過,有山友踩水管而滑倒。
路境開始平緩輕鬆走。
前方看見黑漆漆粗又壯的黑水管通過路境。
跨過黑水管二秒,離登山口剩500公尺了。
準備跨過有一些艱辛的大石頭。
這位置展望點還蠻優的,會是屋我尾山全線步道第三處展望不錯的位置,雖然快到平地了。
跨過這塊巨石,靠石塊右邊,會是比較好通過的位置。
過了巨石來到人工堆疊的步道,續行。
前方有數量不少的粗壯水管,一路翻山越嶺來到這裡,續行。
來到比較熟悉的步道景象。
來到一顆巨石,路蹟越來越清,楚越來越單純,越來越放心走對路。
回到了野戰訓練用高空繩索訓練地設施了,看這一座人工設施,心應該定下來了。
抵達0.4K了,時間還夠的話,十文溪山在他後頭二秒位置,早上忘記抓,回程順便抓一顆三角點,一日二座山頭,回去好好炫耀。
0.4K接下來的路況就很單純了。
早上登山時我們都是往前沖沖找路,回程換個視角會有所不同,多少會遺忘來時路長怎麼樣。
來到了離登山口最後200公尺。
接下來的路況一路攀岩拉繩陡下,應該不會忘記早上一開始的震撼教育。
回程也是一路攀岩陡下蠻艱難,還是回到熟悉的登山口,一日登山完封七雄之旅就此完成,師傅下班了。
現在時刻下午5點40分,天色還蠻亮,太陽還高高掛在天上,待在機車上不及著走,讓我靜靜地喝口水,欣賞這前方雄偉壯麗的群山,夕陽照耀在這些山頭,山水如畫般呈現在眼前,中間那一顆獨立山頭應該是谷關七雄中的老二馬崙山,是一座有著泰雅族古道足蹟,日治伐木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蹟的森林步道,社區、學校、駐在所、森林鐵道、日本鳥居、神社等豐富歷史遺蹟的一座山。
離開了登山步道,回到文明的中橫公路上,我暫時停在公路旁,給自己靜下心,欣賞夕陽餘暉照著其他縣市蠻羨慕的谷關雄偉的山景,呼吸著山區空氣,即將回到繁華的文明都市,期待假期來臨,再次走入山林,欣賞群山風光的時刻,不少人在山裡遇見我,都會問我你一個人嗎?我說是,登山老手會說小心,加油,其他人會建議你找個人一起登山,其實生活圈都是熱愛打球的朋友,登山沒那麼熱忱,從開始攀登谷關七雄到現在,除了八仙山一輪外,其他都有二輪以上,漸漸開始習慣了一個人登山,過著手機沒有任何電信公司SIM卡的登山旅程,傻呼呼的賭上了一天,過著人類最原史的生活,會怕嗎?沒遇到不知道什麼叫怕,迷路呢?先停下來,回頭走找路,會寂寞嗎?沒有想過,因為眼睛一直很忙碌,有時還會覺得時間過得真快,習慣了一整天看不到半個人,膝蓋嚴重撞傷流血,還是一跛一跛忍痛邊拍照,非假日山境變成獸境,半小時路過七隻公的藍腹鷴覓食,不把我當人看,遇到六隻小山豬自由自在山徑找東吃,也聽到臺灣黑熊在高歌吶喊,彌猴群跳來跳去,雲霧山嵐瞬間湧入林間,蟲鳴鳥叫消失,四周開始了寂靜,我依然還是獨自漫步在雲霧中,也會停下腳步幾分鐘原地看著雲霧蓼繞,四面八方的山嵐景致,拍下幾張美景,或許是下山時間的拿捏及天氣預報在我控制範圍內,讓我盡情的在山林待上一天,因為走的慢,看得比較多,我不喜歡在密閉的健身房吹空調運動(曾經練過四五年),我喜歡到大自然森呼吸,清肺訓練全身核心肌群,我因打球肩傷舉手會痛,一日登山後肩傷改善舒緩很多,一日登山已經成了現代人假日休閒活動,期許大家多運動,最主要是不要讓家人擔心你們的健康,為了你的健康操煩,為了照顧你全家都要騰出時間,為了你的醫藥費到處籌錢,改變了全家人無憂無慮的生活,年輕人,給自己人生三件事,把書讀好,把工作做好,把自己身體照顧好。
建議醫生多來登山,畢竟平常坐的看診比上班族還久,年老萎縮雙腳無力漸漸站立困難,有了財富卻走路困難,賺到著錢全花在外勞幫你推輪椅,該來登山健走雙腳增加力量(身體99%全靠雙腳支撐),不一定要走那種須要攀岩的山頭,加上每天接觸的病患帶來病毒千百種,該出來曬曬太陽把身上病毒晒死,排汗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調節血壓,釋放壓力又排毒,天天戴口罩悶氣,該去山林森呼吸,活化腦細胞,醫療工作面對千百種病患愁眉苦臉,心情壓力大,也該給自己空間遠離工作崗位,給自己獨處,流流汗舒坦心情,釋放壓力的休閒活動,森林是最單純真實的地方,健康養身心靈沉澱的好地方,不一定要是醫界朋友,只要煩悶的民眾都可以嚐試走入山林健走舒壓,讓身心獲得均衡,回到工作職場再出發。
沒有錢還有機會翻身,身體沒有了健康,有權有錢也得不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