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30-17:30(國定假日休園)館舍地址:臺中市清水區中社路信義巷41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436/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rtchingshui/?hl=zh-tw

位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對面的「臺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是原空軍眷舍信義新村,為國防部核定全國13處「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之一。園區保留了部分眷村建築,房舍呈現有機式的「生長」,高低起伏的屋頂與狹長的巷弄,增添園區建築的趣味性園區內的眷舍於2019年被登錄為聚落建築群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原本單純來這裡走走看看,後來得知這裡曾經是我同事童年時光生活的住所,原來他是這裡眷村的孩子承載了他曾經在這裡生活的成長記憶與濃厚情感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隱藏在都市裡的老眷村,讓我們喚醒還有這段歷史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眷村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隨國民政府遷徙至台灣,戰敗的國軍及其眷屬跟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為了安置這群無家可歸的人們,政府遂重新興建或配置屋舍,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活圈。

/tmp/phphMyNRP

這裡的故事開始的起緣1949年國共內戰後說起。當時國民政府率領許多軍人與其家眷來台,而隸屬於空軍後勤司令部的後勤人員,決定建立新的發動機製造廠。初期挑選了花蓮與台中清水兩處,但經過勘察後,認為花蓮位置比較偏僻,鐵路、公路都不發達,也沒有適合用來作為廠房與眷屬宿舍的地方;而清水則是有日治時代留下來的五棟石油廠,可以直接改為廠房,便決定在台中清水成立「空軍第三供應支援處」,並帶著他們的家眷定居於此。

/tmp/phpxTqrQh

住在「信義新村」前身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內的人絕大部份來自於中國貴州省,起因在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空軍發動機製造廠亦從貴州省大定縣遷往台灣,並接收清水的燃料廠與宿舍區,來台的人員數約為原廠的三分之一,空軍發動機製造廠是由國民政府於1939年成立,為中國第一座發動機製造廠,以生產二戰時所需的裝備。其最初設於昆明附近的西寧縣柳壩村,但因昆明屢遭轟炸,故於1940年將工廠遷至了貴州省,之後再輾轉來到臺灣。此宿舍區於後被稱為「信義新村」,原本既有的宿舍經修復改建後,逐漸形成了42戶的規模,而住戶多為發動機製造廠及降落傘修製廠員工。簡單來說這裡是當時空軍「發動機製造廠及降落傘修製廠│員工宿舍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B8%85%E6%B0%B4%E7%9C%B7%E6%9D%91%E6%96%87%E5%8C%96%E5%9C%92%E5%8D%80

/tmp/phpPrRPTS

住在這裡絕大都數來自中國貴州省因為擁有共同的社區環境模式共同的職業傾向、共同的生命歷程、共同的集體意志和風俗習慣同在眷村的最初居民中,除了有一小部份是本地人士外,絕大部份都是離鄉背景,來自各地方的人們。這些有著不盡相同的生活現境、家庭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來到台灣之後,經過長時間的調適、融合而成較為畫一的眷村性格。

/tmp/php8j3rS9

隨著國民政府從大陸遷台大批的國軍與軍眷,住在眷村絕大部份都是離鄉背景,來自大陸各地方的人們,每個人有著不盡相同的生活現境、家庭背景及教育程度,來到台灣定居之後,經過長時間的調適與融合而成較為獨特的眷村文化性格。

/tmp/phpulTk77

當時國民政府打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絕大都數的人都沒有在台灣久居的打算「一切從簡,方便撤遷」所以大部份的眷舍都相當地狹隘簡便3-5坪空間擠滿了一家四~五口人,沒有浴室廁所與廚房,魚骨式的建築一家挨著一家連繫整座眷村

/tmp/phpr23WcM

升旗台旁「親愛精誠、團結自強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標語口號,可以看出當時軍民同胞每天喚醒自己一致同心革命情懷職志反攻復國收復大陸的決心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因為故總統蔣介石想要回去大陸想收復國土的決心,當時國軍還抱著反攻信念,因此沒有人想打算長住下來他們知道不久之後就要回到真正的家所以這裡只是暫時的居住地方,空間小一點、擠一點、舊一點都沒有關係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隨著當時戰事越來越艱難故總統蔣介石他的反攻夢想已經無實現發現沒辦法回去,跟著蔣公這批國軍與軍眷,也就此順起自然落地深根長居下來,單身軍人知道回不去了,就在台灣迎娶終身伴侶

/tmp/phpGhyokI

隨著歲月更迭老舊眷村居民經過搬遷新住宅區後老眷村透過爭取整修重生,規劃成為一個文化園區重新賦予這裡眷村新生命,除了追憶這裡的往事進駐發展文創產業,轉型歷史重現當年時光,成了在地新興文化景點及促進地方觀光經濟,懷舊觀光產業無形產值

/tmp/phpLGkoTY

從踏入這一刻我以沉默的心境看著眷村四周,解開對眷村獨特生活環境的謎,看看眷村裡過去的人文歷史/tmp/phpdTyhFc

這一區裝修過後眷村,已看不到過去的滄桑艱辛的起居住所模樣

/tmp/phpAfxWIr

再走進去開始懷舊眷村內點滴樣貌,從這扇門開始有了一種窺探解開眷村的世界開端,建築樣貌帶領著我們走進時間光廊,走進當年居住在這裡的軍人與軍眷,如何在這狹窄的巷弄與矮小的坪數擠滿了一家人,對與曾經在這裡生活的軍眷也勾起那些年在這裡辛苦的一點一滴回憶錄。

/tmp/phpquEoq0

這裡占地約6.25公頃(42戶)屬於小型社區,走進巷內慢步開始窺探這裡眷村真實的簡陋生活環境,還有一股反攻復國未完成隨時離開這裡的氣息這裡依舊保持著原有的眷舍樣貌,活生生的還原歷史足蹟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原本住在這裡的工廠員工、軍人、軍眷,於95年搬遷至附近的眷改大樓,這裡保留下來改為眷村文化園區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這一區整理修復及粉刷後過,環境變得乾淨許多,成了這裡的才藝教室、市集、展覽空間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還有駐村藝術家的創意園地,提供給他們有一處實驗創作基地的地方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但這裡蠻適合拍眷村故事的短篇影片,真實的場景,刻畫出眷村裡生活的細微情感故事,軍人與軍眷從大陸遷移來台後,知道回不去見爹娘,隔著二岸離鄉背景思鄉之苦,與台灣本省人老婆的磨合之類的故事,再度重新建構完整眷村的文史,對於還未出生那年代的現代人,讓影片傳達台灣曾經有過這段眷村聚落歷史,台灣文化不止只有原住民部落歷史

/tmp/phpWN9Zai  

這條眷村巷弄留給我們喚起過往的記憶,我們印象中的外省仔」、老芋仔」有就生活在條這條巷弄裡,外省人娶了台灣老婆後(本省人一般叫「蕃薯」),生出來的小孩,老一輩稱呼為芋仔蕃薯

/tmp/phpNJVWEj

勾起那些年國軍們到樹下乘涼,開始聊起反攻抗戰那些事,還有兒童稚氣跑跳玩樂的氣氛,而現代老伯伯們改聊的是政治新聞,阿姨們聊的是菜市場攻略兒童乖巧靜靜的玩手遊外省人老芋仔也會連想起眷村文化

/tmp/phpbMGQF2

眷村獨特的生活圈給你我有過什麼印象?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給我的印象回憶是童年時我跟弟弟常去一家獨居外省老伯伯的麵館,清淡獨特的湯頭與白麵條,沒有加肉燥(照片是台式陽春麵)隨著老伯伯到另一個世界繼續開麵館,沒有兒女人世間接棒這老味道也跟著消逝,眷村沿伸麵餅手藝現在也越來越少,也應該是下幾代經營或者是師徒傳受。台灣麵條一直黃麵油麵為主,至從蔣公與國軍從大陸大批遷台後,才開始有了白麵出現,一開始名稱「外省麵

/tmp/phppRTe8r

經過整修粉刷後簡簡單單房舍外觀,輕鬆悠閒,有點像似海景渡假村模式

/tmp/php16LkOS

這裡曾經是家家戶戶便會曬起臘肉與香腸,成為眷村常見的過年光景

/tmp/phpbxI6Mk

每逢過年除夕家家戶戶歡樂團圓飯到了大年初一,街巷內響起此起彼落的鞭炮聲,左鄰右舍穿上新衣,紛紛至鄰居家拜年,串起眷村深厚的人情味。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還有著家家戶戶門上毛筆親手書寫的對聯寫上了自己祖先家訓,有的當時志向保家衛國等精神口號,透露了自己對情感的精神。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經過修復這麼成了悠閒氛圍裡觀光景點重溫眷村舊時光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記得民國三十八天那年代,國民政府帶著38萬大軍遷移來台後,為了讓這些軍人與軍眷有地方住而在全省到地建築大批的眷村眷村這特殊的台灣產物這條巷弄內依依呈現當時的建築風貌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眷村國共內戰時期的產物,眷村文化是臺灣多元共融社會的一部分,也有著共享生活的公共空間的生活模式,像是房子裡沒有廁所只有公共廁所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比起上下班搭電梯大樓公寓獨來獨往,很難熟識大樓住戶,住在眷村這裡緊鄰街坊鄰居透天厝比較有容易認識左鄰右舍,進進出出話家常那份人情味,感情特別好但夫妻吵架打小孩也很容易傳送整條街,哪一戶人家打麻將的聲音特別響亮,連陌生訪客左鄰右舍都會出來探頭看看 : 請問你找誰,因為這裡很少有陌生人造訪,這應該是台灣最早有守望相助的典範

/tmp/php92HDiU

當年台灣生活困苦的年代有不少台灣在地年輕女性早婚嫁給了從大陸遷移來台的單身軍人,有些年齡相差一二十歲她們共通的說法是生活穩定,若嫁給台灣人習俗須要嫁妝,家裡若沒有什麼錢買不起嫁妝,嫁給當時的軍人不用嫁妝又有房子住,因為有穩定的日常生活,結婚生子養育孩子長大的日常生活模式,夫妻共同照顧家庭過日子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這些遷移來台國軍與軍眷收入並不多生活上算得上窮困辛苦,收入主要來源是領固定薪的軍人老公早年物資缺乏,僅省吃儉用的眷村主婦們,想要養孩子健康長大全家人生活過得好一些爭一點錢靠著研發廚藝擺攤、開雜貨店、家庭手工(家庭即工廠)賺錢養家活口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卷村裡的故事有著婆婆媽媽打麻將聊眷村裡的八掛,還有每天上演的媽媽拿著刑具追打小孩的溫馨劇場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而這條小巷常可以看見媽媽拿著自行研發的「刑具」追打小孩,這是每位眷村媽媽的標配,打小孩就像似殺共匪的賣力不手軟,那股癲癇般殺紅眼打自己小孩都沒有「扎力」(台語),小朋友當然嚇壞鬼哭神號邊跑到處亂躲,應該當時年代生活窮困,軍人老公又不常在家耐不住性管不住就直接開打,順便釋放壓力,愛面子的老媽想不透該上戰場的應該是女兵才對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午睡後吃晚餐後左右鄰舍坐在門前聊聊國家大事或是生活大小事

/tmp/phpP7w3CL

因軍眷搬遷移居大樓內後,眷村生活形態的人與人互動距離漸漸疏遠,離開家門搭著電梯到樓下中庭走走看看,沒有遇到熟悉的身影,又走回樓上家內看電視,大概只有中元普渡中庭拜拜還有機多一點時間碰面聊聊天

/tmp/phpjToUrm

走進民國5~60年代的老房子看著國旗飄揚,國民政府的口號 : 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同仇敵愾的氛圍與互相照應的溫暖年代

/tmp/php6jlPOB

當年這裡的故事可能要從影片中尋找了解眷村文化等於了解台灣歷史發展,「被遺忘的竹籬笆」眷村遺蹟深刻了解這裡歷史歲月原貌所在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每一戶坪數有大有小,單身戶或是家庭戶這一戶透天厝位於眷村路口的「邊間房」,門前有著百坪寬敞聊事非廣場,專屬獨立純手動開關大門與智慧型低矮牆設計,當你忘了帶鑰匙可由爬牆進入把門打開,再爬牆出來,正正當當從大門進入,這戶通風佳、採光優、此戶獨有前院可停放私家車或是親朋好友卡拉OK烤肉趴、孩子們夏天消暑戶外游泳池、或是園藝水池造景養鯉魚養烏龜,只要你官階夠大,就能獨享尊榮就這一戶身份地位表徵,精華區裡不可多得的一戶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這一戶坪數相當的大,能住在這裡面應該官階蠻大的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眷村裡有克難生根的困苦故事、有老屋、有美食、有老樹,更有那些年的歲月痕跡,我也很慶幸我曾經當過兵,有過軍旅生涯,隸屬空軍軍種,小時候玩伴也來自眷村孩子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眷村已成為臺灣文化及歷史中重要的文化資產台中市鰲峰人文發展協會與許多居民的極力爭取下,依照文化部與國防部在2009年共同提出《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在2012年正式通過審核,將信義信村納入全台13處需要保存的眷村之一。

/tmp/phpYUWdu4

現在這裡有一隻親和力強的親善大使-野貓,駐守在這裡與遊客相望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還有當時軍眷摘種的蓮霧老樹,見證這裡的人們生活起居,這裡的人陸續離開搬離,但這顆蓮霧老樹沒有離開依然存活在這眷村的角落,看著眷村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當年生活在這眷村軍人及其眷屬,這裡成了他們回顧過往人生的地方,一磚一瓦的保留下來給後代子孫與民眾參觀,台灣曾經有過這段重要歷史文化,我相信不是眷村的遊客,也曾經有過與眷村相處過那些人那些事,來到這裡依依訴說給你的親朋好友你曾經與眷村相關的食衣住行那些事,透過你的解說也喚起自己的回憶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或許這裡曾經是你的家,有空常回來追憶那些年光陰的故事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若你們曾經是在這裡生活過的眷村老伯伯與軍眷,假日有空帶著親朋好友來這裡介紹你們在這裡的生活點滴,也或者你們住在其他地方的眷村,也可以組團參加這裡的眷村比較一下認識其他地方眷村建築風格與環境。參觀後就近找的餐廳吹冷氣吃飯話家常

/tmp/phpHUmdZI

離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不遠還有一座眷村,在清水國中旁邊眷村名稱是銀聯二村,為海線最大遺址只不過因配合眷改條例實施於民國92年間拆除,現在成為簡易綠地當地居民閒暇散步的空地

銀聯二村

佔地約三公頃土地,銀聯二村的村史於民國四十五年興建,四十六年春峻工落成。 由於民國三十八年撤退來台之軍眷為數不少,很多人無 房子可住,又無力購屋,多分散雜居在附近民房。事為 蔣 夫人知道後,即向全省工商各界發動募捐興建軍眷住房,獲 各界踴躍響應,銀聯二村係台灣省銀行界聯合捐款興建,故 命名「銀聯」二字。銀行各界之捐款共興建三個眷村,「銀 聯二村」是第二個興建之眷村,故冠以,「銀聯二村」村名。

/tmp/php1LgpLF

這裡擁有幾個全國第一的頭銜全國第一個社區眷村,全國唯一軍眷社區

銀聯二村  

西元1978年還是全省舊社區競賽第一名

銀聯二村  

但難逃拆除的命運,留下的是閒置空地,與修建後眷村入口水泥柱,全靠自己想像這裡過去模樣

/tmp/phpNqY9Vc  

保留下來的是沒有拆掉的還有當時軍眷摘種的樹木

銀聯二村  

想找回這裡眷村景象可能要從網路影片上找,找回那時光的回憶錄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其實老舊房舍結構也會隨著年份累積慢慢鬆動,期間遇到台灣屬於地震頻繁的區域,經常有大小地震,老舊房屋在921那年見證過不堪一擊,為了住得安心,還有老舊環境髒亂,颱風天容易屋內進水電線也老舊除非翻新舊屋搬遷新住處會是改善居住生活的好方式,新房子比較耐震,環境也比較乾淨清新,只不過住大樓缺點比較少有眷村生活的敦親睦鄰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他的內心可能是充滿著貓食填滿五臟廟的空虛,只有人類不懂牠的心

/tmp/phpZSQ7Jq

活化公有閒置空間,創造都市新生命,改造老屋成為舊社區再生的新基地這裡是一處優良典範

/tmp/phplsFqkX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有公車站牌,抵達園區剛好在公車站牌對面,回程站牌剛好在旁邊,從台中市火車站搭乘約1小時路程,也相當多的班次

/tmp/phpP3epT2

可搭乘303.304.688路公車站名是港區藝術中心(鎮政路)下車,688路公車有到高美溼地,大約60分鐘路程自行開車約10分鐘/tmp/phpysR4lc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對面是港區藝術中心,怎麼拍怎麼美的地方

/tmp/phpttbJhK

民國82年起興建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並於89年3月正式營運。中心座落於文風鼎盛的清水區,東靠鰲峰山、西臨台中港、北傍大甲溪,建於高低起伏的人工矮丘與平地之間,以「院落空間」作為整體空間之詮釋,建築仿閩南合院風格設計,並帶有傳統書院格調,古樸典雅,具鄉土傳統素質。

官網 : https://www.tcsac.gov.tw/

/tmp/phpXeVJij

我五年前參加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半程在彰化往西螺時遇到一位進香客,他是台北熟男,告訴我第一次參加走全程,起緣是他跟大甲媽祖許願希望能考上公家單位上班,沒想到媽祖沒外出買便當,剛好在,有認真聽,讓他心誠則靈,有求必應考上了公家機關穩定上班,為了感恩媽祖的拉他一把,開始三年徒步走全程還願,就這樣我陪他走半程,而他考上任職的地方就是這裡-港區藝術中心,真的好人有好報,信仰的力量,心存善念認真努力只要不放棄終究被神明照顧

/tmp/php7uyBzT  

高美溼地  

在這疫情肆虐無常的年代,沒有人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人生的旅程只有一張單程車票,生命的列車一直往終點站開去,不會有回程,一直開往終點站,有些人把握短暫歲月把握當下,享受每一段人生旅程,但有些人總是會告訴自己把錢賺夠了,等退休後再去好好享受。結果退休後,年紀大,體力差了,走不太動了,老人病纏身,想去哪裡也懶了,因為考慮太多,有些事現在不做,將來到老也不會做了,坐而思不如起而行,無常的人生不要想太多,活在當下說走就走,趁活著不須要人攙扶,整裝待發到你最想去的地方,去你尋求你要的人生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美工阿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