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梧棲老街│台灣中部沿海四大城鎮│花甲少年轉大人的拍片場景
梧棲老街就在梧棲鎮梧棲路。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沒有市井叫賣的熱鬧,行走街市,竟有種寂寥之感,那是繁華過後的素靜,歷史沉淀後的滄桑。
臺中市梧棲區為於台中市西側,僅鄰台灣大道旁,整個行政區域含蓋了台中港海岸線,曾為台灣中部沿海四大城鎮之一,也是海運台中港的所在地,近年來日商三井購物中心也座落梧棲區,梧棲區從過去漁業轉變型成現在貨運商港、觀光休閒娛樂購物中心,這幾年宅經濟讓航運發展倍數成長,梧棲區對於台中市經濟發展貢獻一直以來相當大。在日治時代大正9年(1920年),台灣實施州郡街莊制,設“梧棲街”,隸屬台中州大甲郡,戰後改設“梧棲鎮”,隸屬台中縣。 2010年12月25日隨著台中縣市合併為直轄市而改制為梧棲區。
經過百年後城市因都市更新、道路開拔擴建拆除老房子,後代子孫出售祖產,重新改建現代化建築大樓後,台灣能完整保留見證在地歷史的老街,相對越來越少,目前台灣比較知名應該是古色古香的鹿港老街,我猜測被保留當地經濟發展沒有商業繁榮的大都市那麼快速,當地人口外移,留下來的都是老一輩的人,絕大都有房子住,當時鄉下經濟發展不如大都會,房屋買賣價值不高,沒必要的都市更新計劃,所以一直留在原地,爾後台灣欣起島內觀光休閒產業活動,一鄉一特色後,刺激了當地經濟成長,很多老街與古蹟慢慢因此被重視保留維護整建,若鹿港沒有那條老街,應該跟一般的都市街頭巷尾差不多,造訪一般觀光客有特殊目的才會去那裡走走,西螺老街假日就蠻清淡的觀光客。
每個人造訪旅遊老街視覺印象會是一整排的老房子,像似鹿港老街或是湖口老街那樣景致,好像穿梭時空進入那年代的街景,把時間定格在此刻,每年過年到這樣的老街走走,比較像懷舊過節的氣氛,整條老街的觀光客也人來人往相當熱鬧。
其實梧棲老街沒有想像中古老樣貌,看不到向鹿港老街或是大溪老街一整排的老房子,這裡歷經地震後震垮,重建後家家戶戶什麼屋型多有,有些是簡易外觀好像隨時要搬走的準備,有些可能經濟問題蓋得可以住的外觀,有的只剩荒廢的大樓外觀與空地,有的蓋成現代化高樓房型,已經看不見老街原貌,但還有保留著幾棟當年老街建築特色房型,沒有因為景氣變化,撐過百年糕餅店代表性,比較寂靜的一條老街,走進梧棲老街只能尋找還保留著歷史遺跡。
梧棲老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一條沒有太多的觀光人聲喧擾,沿途兩旁可見1935年大地震後實施市區改正重建的日式兩層樓混凝土洋房。
也會發現早期房子設計通風口,還沒冷氣時代,來解決屋內散熱用途。
旅遊老街除了老房子,那裏的傳統手藝,或者老人家,顯現出當地人文色彩,一般吸引大批遊客逛老街促進地方經濟,點心美食佔大部份,再來文創商品,有可以辦攝影比賽讓遊客了解在地文化,推廣當地光觀,對於懂得拍攝「做品」(喬好的作品再修圖)賺外快的攝影老手,當然不會放過,了解怎麼拍會得獎,評審也是過來人,中獎機會大,這點我幾次旅行,都有發現這些攝影老手們專程來拍照後馬上快閃離開,回去再靠修圖,不願意久留多待一下光觀或是消費,感覺現實有點血冷無情,我常看到這些老手刻意拜託被攝影者擺一些姿勢讓他們拍攝,非瞬間真實的原始美,為了得獎賺獎金這一招,也能感覺他們的攝影能力比較無法拍出瞬間自然美的作品,而我自己因為有寫文章,以旅遊視角去拍攝,比較須要自然美,或者是多跑幾趟拍攝,最高跑了12趟,梧棲老街跑了6趟,希望能更詳細介紹地方之美,照片詮釋景點精髓,取代了文字,因此獲得不少知名大型企業出錢買我拍的照片授權,及交通部觀光局邀約寫文章發表在觀光局網站內,共有四篇,觀光局所有邀稿文章可能我的最多篇,他們說我寫的很細膩,另外太過普遍美食及當地點心,不再拍攝介紹。
梧棲區宮廟的密集度相當的高,當我穿梭在巷弄望過去又是一座廟,分佈整座梧棲區,我一直拜不完,什麼神都有,重疊性也有,連馬都有給你拜,有一座還是官賜的土地公,默念祈福的話越後面越簡約,最後剩雙手合十點三次頭,就往下一座廟繼續探視神明,若你是虔誠的信徒,香油錢可能須要準備個幾千元,若不夠可以到老街上郵局換,也有ATM,還須要準備一台小發財車載滿供品,拜完也幾乎走完梧棲大街小巷,成了一趟名副其實遶境進香,萬一每一家都有許願,被你有求必應,你家又在住花東,你可能須要再找一天開著小發財車載著滿滿的供品與巨款來每一家還願,據我參加大甲媽祖遶境時聽到一位媽媽說,她有求必應後搬家沒空回去還願,牡羊座的媽祖竟然跑到她夢境說 : 記得回來還願。
梧棲朝元宮│創建於清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所供奉的媽祖具有逾300年歷史,信徒們稱之為「湄洲媽」,因自中國大陸福建湄洲祖廟天后宮分靈。
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神明是你的最佳聽眾,有可能幫助解決你心中的那些事,只要對的事,或許經神明派天兵天將去調查內情是否屬實,有可能有求必應,有些事親朋好友幫不上忙,找神明幫忙也是一種機會,你不去試怎麼知道沒用?
朝元宮對面巷子還有一座來頭不小的宮廟。
梧棲真梧宮-大台中市寺廟三大古蹟之一。真武宮的建築目前仍然保存著台灣傳統寺廟建築的特色,真武宮的建築就採用了許多材大而質精的福州杉和泉州花崗岩,這些木材和石材並非臺灣本地生產的建材,而是透過大量貿易往返運輸得來的,廟宇基地多處鋪來自中國福建的石材,當地居民稱之為「壓艙石」。是早期梧棲港與中國留易往來的見證。三川殿步口的麒麟堵、祈求吉慶堵,以及廂 廊二側的龍虎堵皆為泥塑作品,作工中規中矩頗具古意。正殿內主祀玄天上帝及二位護法大使公、武安王以及馬少爺公等之大型神像亦為泥塑,其造型古樸、扮像栩 栩如生,亦是難得的民間工藝佳作。
隨著移墾而來的不僅是玄天上帝信仰和其廟宇建築,早年在中國大陸的祖廟係由18個聚落所共同信奉,並輪流於每年農曆7月舉行普度法會,而後移民來臺、落腳梧棲的蓮塘蔡姓族人,亦承襲著原生故鄉的習俗,訂每18年舉辦一次大拜拜,稱為「十八年普」。
有時到廟內坐坐,其實蠻可以安定心靈,無論是工作煩悶,生活煩瑣,家人不諒解,廟內清幽寧靜,也比較有靈氣的地方,看著四周讓你慢慢沉下心情,心境逐漸放空,開始化解心中的那些事,緩緩的呼吸,事情終會越來明朗與簡單。
另一項特色-彩繪牆特別多,大街小巷弄都可以發現各式各樣彩繪,有的高2層樓,有的是4D立體,有的已經聞名全台。
在朝元宮正對面的由五汊港發展協會以1萬根小鋼釘入畫,打造全台第1座4D紙塑立體彩繪牆「梧棲老街藝留憶景」4D彩繪空間。
將新天地、梧棲驛站、理髮廳、錦成橋等古老街景歷歷在目,彷彿走在昔日街道上,探訪老街神祕面紗。
台電梧棲服務所外的3D互動式彩繪牆│梧棲打卡新亮點│牆面長達68公尺,3D彩繪牆共有「海洋世界」、「風力再生能源」、「漁村風情」等三大主題,由中港高中國中部美術班、靜宜大學美工社合力完成。
緊鄰梧棲老街裡「市定古蹟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興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2年(1899),並於昭和6年(1931)、戰後陸續重建成今日所留存之樣貌,2021年3月28日以「梧棲文化出張所」為名,正式對外營運,免費入內參觀。
林異香齋餅店│傳承百年的古早味餅店,創立於1912年,林異香齋創店人林粿,創立人林粿年輕時在梧棲港賣餅,後來有位上海商人覺得林粿忠厚老實,於是將製作鹹蛋糕的功夫傳授於林粿,而後慢慢靠著鹹蛋糕建立了好口碑,其美味立刻聞名於梧棲碼頭。目前是由第四代林老闆和妹妹一起經營這個家族事業,也已傳承至第五代林老闆的兒子接手了。地址:臺中市435梧棲區梧棲路170號,04-26562339。
花甲少年轉大人的拍片場景中柑仔店是花甲帶著阿媽環遊世界的地方,只是片中將店名改成好萊屋柑仔店,這家柑仔店也是百年老店,目前是第四代經營。
「吉富圓」代表梧棲歷代來空間文化的縮影,融合荷蘭、平埔、日治、清嶺等時期的民居風格。
位於梧棲區八德路旁頂寮里文化廣場,在頂寮里長鐘金水爭取經費打造3D立體彩繪後,成為居民休閒與小朋友休憩玩樂場所。https://l2112021.pixnet.net/blog/post/232009186
台中港三井Outlet│全台首座海港MITSUI OUTLET PARK
購物中心裡的美食街相當多樣化豐富,超過40家美食餐廳,引進日本當地知名美食品牌,邊吃邊欣賞海景外,冷氣空調享用美食佳餚,環境乾淨整潔,我在高美溼地拍攝紀錄時一對年輕人問要三井Outlet吃飯怎麼走,直接跳過梧棲漁港,其實一點也不意外,閒聊幾個觀光客都會選擇三井Outlet用餐,只能說包裝決定商品了價值,畢竟漁港屬於公家單位,進步空間還是有限,建議也不見得會改(安份工作),日本人專長懂得商業包裝,要賺遊客的錢,包裝當然很重要,光是2021年營業額約為46億元。
新時代的都市更新,公路的闢建必要拆除,百年的老房子可能被商辦高樓或是現代化建築風格取代,百年老舊房屋被家族賣掉後重蓋現代化房型,沒有老房子,無法呈現出老街的價值,老街的印象僅剩過去照片圖文說明,成了看不到建築的遺址,除了納入古蹟才能保留原貌,但也可能日久凋零崩塌而拆除,趁還未改變即時來看看老街遺留下來的百年房舍,回想那些年這裡曾經的風華歲月,老街見證了當地繁榮興衰的過程,他的存在喚醒我們這裡曾經繁榮的街景,趁還沒改變,走走看看當年的風華年代,也只有親臨踏過才能感受真實樣貌而非拍片刻復後片場。
在這疫情肆虐無常的年代,沒有人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人生的旅程只有一張單程車票,生命的列車一直往終點站開去,不會有回程,一直開往終點站,有些人把握短暫歲月把握當下,享受每一段人生旅程,但有些人總是會告訴自己把錢賺夠了,等退休後再去好好享受。結果退休後,年紀大,體力差了,走不太動了,老人病纏身,想去哪裡也懶了,因為考慮太多,有些事現在不做,將來到老也不會做了,坐而思不如起而行,無常的人生不要想太多,活在當下說走就走,趁活著不須要人攙扶,整裝待發到你最想去的地方,去你尋求你要的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