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臺中爵士音樂節(第七天)黃瑞豐爵士樂團 VSButterscotch (USA)
黃瑞豐爵士樂團 I 臺灣鼓王當代傳奇
臺灣爵士音樂界享有相當知名度的臺灣鼓王黃瑞豐老師所帶領的爵士樂團,曾參與過多次的音樂節演出,足跡遍佈臺灣.最吸引聽眾的正是他們演奏間產生之火花,團員們時而奔放、時而俏皮,利用音階創造出音符情感上的驚奇。

朋友有問我 你好像每天多會來聆聽爵士音樂節喔,是的,因為我是住市區來這裡幾乎只要10分鐘內就到了,所以會帶著便當或是吃晚晚餐順便來這裡享受免費的爵士音樂節,難得一年一度不聽可惜,加上我也喜歡欣賞比較輕鬆的音樂,工作有90%都跟音樂相關,所以能在戶外又是聆聽世界各國大師級的演出,是非常幸福的事,看完也可以順便到勤美誠品看看一些設計書刊,算是平日晚上的娛樂了,每天做不完的工作,也必須自我充電才獲得專業的成長,這也是我常常比較設計比賽得獎的來源,住在台中真的很幸福,連天氣都是好到不行,颱風有中央山脈做後盾,幾乎有個屏風或是屏障檔下來,讓台中風災變得特別少,真是好城市...















Butterscotch I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聲音藝術家, 驚豔全球的Beatbox 歌手

身為世上最頂尖的女性口技表演者,Butterscotch 的風格獨樹一幟。她的音樂深受爵士、古典、嘻哈與節奏藍調音樂家的影響,有時令人聯想起蕭邦、John Coltrane 與史帝夫汪達的作品。

這是她個人的音樂影片網址 http://www.youtube.com/user/ButterscotchMusic







七天來這是最嗨的一場,也是最有活躍的下半場節目, 感覺來到大型夜店狂歡,台下睡到不醒人事的或是酒醉神智不清或是刁牌的,還有那些不滑手機手會僵硬的低頭族,大概被強烈跳動的弦律從夢中跳起來,誤以為身處夜店舞池,台上饒舌快節奏帶動,讓台下所有人類及畜牲站來一來扭腰熱舞,簡直就是萬人大會操或是稱做圓極舞,終於達到節目的最升天最高潮,誰說爵士樂只有樂曲演奏呢?其實我看了不少爵士影片,它是可以狂歡可以熱情演唱的另一種表現....


Beatbox本身則注重於節奏,節奏口技是一種人聲敲擊樂的藝術,利用嘴巴去模仿出有節奏、韻律的敲擊樂效果。節奏口技最多出現在嘻哈文化裏,自1980年代興起,最早由美國說唱團體Fat Boys中的Darren Robinson所創,名稱亦由其藝名Human Beat Box而來。後來消淡(diluted)了一段時間,至1990年代末因為饒舌文化而復興(re-establish),樂手在即興表演時若無樂器在旁,節奏口技就大派用場。節奏口技慢慢演變成一種獨立音樂藝術及文化。

看到臺下的萬人塞滿整個會場,特別應台下萬人Beatbox節奏加碼安可二首破晚上10點演出(超過10點有噪音管制法約束警方準備來趕鴨子了)。

到下台還簽名與樂迷互動熱烈,很多人擠在主辦單位暗處簽名,久久不能停止的簽名合照,如果裝熟會一點英文也可以趁機團體照喔。

她自己及隨身樂手也忙碌著將自己手機反拍熱情的粉絲,留下美好的旅程沒想到遶了半圈地球。

在台灣有這麼多熱情的萬人粉絲認識她聽她的表演,真讓她們難忘,回去應該會好好分享給所有音樂界或是親友好友來台灣的表演旅程喔。







全站熱搜